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已超过727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,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
【提要】今人对道的理解,多受《易传》形而上者谓之道以及《道德经》先天地生,独立而不改等的影响,强调其超越的、形而上的含义。
[21](元)脱脱等著《宋史·洪咨夔传》第35册,卷四百零六,北京:中华书局,1977年,第12265页。[①]参见(英)吉登斯《现代性的后果》(译林出版社,2007)和《现代性与自我认同》(三联书店,1998)。
[13]《慈湖己易》,引自黄宗羲《宋元学案》卷七四,北京:中华书局,1986年,第2467-2468页。(《与李宰》[⑩]) 心之体甚大,若能尽我之心,便与天同。朱熹的弟子蔡沈就解释说:极,犹北极之极,至极之义,标准之名,中立而四方之所取正焉者也。[30](清)苏兴撰:《春秋繁露义证》,北京:中华书局,1992年,第279页。但另一方面,乡间儒士作为民间力量的主要代表,通过组织发展乡约自治,对基层的官方势力形成有效制衡,从而间接地削弱了中央集权对民众的统治。
[37](明)王夫之:《船山全书》(第三册),长沙:岳麓书社,2011年版,第375页。天理,或曰理作为两宋理学家的核心范畴,虽然由二程为体贴创发,但实质是继承发挥了《礼记》中的思想,如《礼记•仲尼燕居》曰:礼者,理也。事实上,即使后世作为一个重要思想范畴的道,其主要含义也是引导人们更好或正确地在这个世界上行走。
《诗·谷风·大东》: 周道如砥,其直如矢。如果说用直形容物理意义上之道最佳,那么用正形容人事及万物意义上之道则更妥。[26] ◇《国语·晉語七》观道逆者句,王引之案:道,犹顺也[27]。[22] 李轨注:《法言》〈问道卷第四〉,见《诸子集成》第7册,上海,上海书店,1986年,第9页。
[12] 邢昺疏:《尔雅注疏》。[26] 俞樾:《群经平议》卷24〈春秋榖梁传〉,见俞樾,《春在堂全书》(第一册),第387页。
[23] 徐元诰撰:《国语》〈周语下第三〉,王树民、沈长云点校,北京,中华书局,2002年,第93页。【提要】今人对道的理解,多受《易传》形而上者谓之道以及《道德经》先天地生,独立而不改等的影响,强调其超越的、形而上的含义。◇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敬道日出,张守节《正义》:道,音導。即使后世作为一个重要思想范畴的道,其主要含义也是引导人们更好或正确地在这个世界上行走/生活。
[15]则所谓直道乃指治国之正道。徐锴又称: 道者,人所蹈也。重提道的本来含义,亦可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其作为一个思想范畴的含义。[13] 方按:庭、颋、挺音义同,皆指挺直。
《礼记·乐记》理发诸外、《祭义》理发乎外之理,郑注分别释为容貌之进止,或言行,当指言行容貌皆有条理。[14]所谓正道,可引申为一切正确走法(后世引申为永恒不变的道理,有明显的价值判断色彩)。
许慎:《说文解字》,北京,中华书局,1963/1978年。《左传·襄公五年》: 《诗》曰:周道挺挺,我心扃扃。
【参考文献】 (按:不包括脚注中已注明的文献。然而,《说文》小徐本有个说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首字之义。问题是:首在本字中是什么意思?《说文》:道,所行道也。见阮元校刻,《十三经注疏》,全二册,北京,中华书局影印,1980年,第2575页。[10]这样就可以解释《说文》道何以从首。杜预注:挺挺,正直也。
以通释道,也与以理释道有关,唯理顺方能通达,故李轨以通乎至理解之。当所治对象非玉这等可见的器物、而为难以捉摸的人事,理(作为名词)遂上升指为抽象的道理或原理。
今按:道之直道/正道义,可从古文献中找出不少证据。《韩非子·安危》云:先王寄理于竹帛,其道顺。
段玉裁云:首者,行所达也。若从上下文看,周之直道是针对楚共王滥杀无辜而发,亦指治国之正道。
《诗》曰:‘既庭且硕,颋道无所屈。◇《管子·小问》百川道句,王念孙按:道,犹顺也。[3]行所达是什么意思?是指行之所以达,还是行之所欲达?段注不甚清楚。进入 方朝晖 的专栏 进入专题: 道 易传 。
后世所谓道理,本义道之理,本指行道有条理,或指治其行使有条理。理指文理、梳理,通指通达、通顺。
[13] 郝懿行:《尔雅义疏》,王其和等点校,北京,中华书局,2017年,第181页。(本文发表于《孔子研究》2018年第3期,页82-86) *本文为清华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专项儒家治道及其当代意义研究(2017THWWH02)成果。
◇《国语·周语下》气之導也句,韦昭注:导,达也,达亦通也。因此,道的所谓超越义,并不指它可以脱离此生此世而独立存在。
《庄子·缮性》称:道者,理也。以直、正释道,实来源于道之本义導(导)。[29] 顺是由通引申出来的。[6] 段玉裁云:经传多假‘道为‘導,义本通也。
因此,道的本义不能局限于指现代汉语中所谓道路,导人行走才是其核心原义,故可引申为正确方法(唯此方能导人)。四 除了導(导)之外,还有两个字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理解道之原义,即:理和通。
道之所以作導(导),因为它的本义是导人行走。[10] 段注以道的引导义是引申,而道路为本义,恐不正确。
本人拟从字源角度考证分析一下此字的本义。[8] 孙诒让:《周礼正义》,第十一册,北京,中华书局,1987年,第2815页。
发表评论